早会分享‧幼教文章分享

 

文章分享-生活智能比课本知识管用

 文╱洪兰

 

 

在报上看到有个国二生,父亲每天给他们4个孩子200元吃饭,3天前父亲出门做

工, 没有回家,他饿了两天后,不得已去超市仓库偷东西吃,不幸被逮,超商

老板颇有同 情心,不愿追究,但是警员坚持「依法行事」,将孩子以「窃盗未

遂」罪移送法办, 上了报纸。

 

我看了很难过,因为饥寒起盗心,为了一点情有可悯的小事,让这孩子一辈子贴

上小 偷的标签,它所造成的伤害远大于社会正义;另一方面,我也很好奇他们

为何不会自 己煮?父亲一天给200元,一周就是1,400元,米、面条、鸡蛋都不算

贵,蛋炒饭,酱 油拌面也可以混过一餐,何至于去市场偷食?为什么一个已经

念到国二的学生没有自 己照顾自己的生活能力?

 

孩子有应变能力,懂得用手边资源整合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是成功的条件。

 

先教生活技能和做人道理

 

1960年代有个好电影「吾爱吾师」(To Sir With Love),影帝薛尼鲍迪演一个

黑 人老师去到伦敦贫民窟的高中教书,学生上课都不听讲,因为三餐都不继,

哪管得到 什么三角几何、物理化学?有的还把刚出生的弟妹抱来学校,不这样

做,她就得留在 家中照顾弟妹。

 

老师挫折之余,想到与其不好好上课,不如教他们生活中可以用到的知识,他们

马上 出社会就是大人了,一点生活知识都还不懂,怎么去外面谋生?于是他请

隔壁班女老 师来教衣着、打扮、面试时的谈吐,他自己教孩子如何用最少的钱

养活自己。在教生 活技能时,同时教他们做人道理,反正读书是随时想读都可

以读,做人道理却是有人 教才会的。

 

这部电影的结局非常感人,使我在看过40年之后都没有忘掉。如果我们在学校里

教一 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或许这个孩子不必逼着去偷窃。

 

生活智能比课本知识管用

 

外食不但贵而且不卫生,越是经济不好的学生,越是要教他如何节俭的过日子。

我去 美国留学时,没有钱,一个月伙食费只有50元美金,我学会了买时令的蔬

菜,买最大 包的米和面条,而且如果有植物知识,大自然中有许多可以吃的东

西。有一次我在跟 一个山地老阿嬷吃饭时,电视报说某人因无钱买菜去自杀,

阿嬷就很惊讶地说,「菜 怎么要去买?不是去外面采就好了吗?」我曾吃过野

茼蒿,味道比种的还香。

 

一个国二生应该知道大包比小包便宜,大卖场比零售商便宜,时令的水果比温室

的水 果便宜。台湾的育种老前辈,西瓜大王陈文郁先生小时候没有钱吃棒冰,

因为棒冰是 买一打送一枝,他就跟阿嬷借5毛钱买了一打,把棒冰转卖给同学

后,钱还给阿嬷,自 己也解了嘴馋。这种所谓的「街头智慧」(street smart)有

时比课本知识还管用, 紧急时,救人一命的其实是这种智慧。看到这个孩子被

贴上了小偷标签,心中万般不 舍,但是也让我们看到目前教育是和生活脱节

的,政府要赶快亡羊补牢了!

 

实用知识从模仿爸妈而来

 

话说回来,在责怪学校教育不实用之余,最大责任还是父母身上。这个孩子父母

双 全,只是妈妈在医院陪伴生病的外公。有父有母,怎么一点家事都没有教孩

子做?小 学三年级就可以教洗米煮饭了。

 

这里带出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台湾经济起飞后,很多父母开始觉得没有请个菲佣

是没 有面子的事,既然有了佣人,孩子就不必做,因此就出现了小三学生,上

完音乐课不 会自己穿鞋子,坐在地板上哭的现象了。

 

另外,模仿是最原始的学习,母亲不做家事,孩子没有模仿的对象,自然也不会

了。 那么,为什么不去模仿菲佣呢?因为模仿是只向上模仿我们所看得起的

人,所谓「上 行下效」,孩子会模仿父母(不论父母职业)、老师、崇拜的偶

像或政治人物,但是 不会去模仿路边的乞丐或他看不起的人,即使偶尔模仿,

也是嘲笑之意。

 

从小别疏忽学习生活小事

 

许多小学老师感叹,过去父母所负的教养责任,现在落到老师的肩头了,很多孩

子到 了高中都还不知道待人接物的礼仪,有个高三学生写电子邮件来问我什么

是认知心理 学,信尾没有签名,变成匿名信,真是非常的不礼貌。

 

生活事是小事,但是小事可以坏大事,教育孩子成材是父母责无旁贷之事。从小

教他 运用家中现有的资源,不仰赖超商或他人过日子是重要的事。一个自给自

足的孩子, 长大后会有创造力、应变能力,他会从手边资源中去整合出他想要

的东西来,这不就 是成功的条件吗?

 

《学前教育杂志》

 

 

 

 

 
‧浅谈自闭症
‧浅谈注意力不集中及过动症(ADHD)
‧认识「注意力」
‧生活智能比课本知识管用
‧比分数更重要的事
‧如何有效处理孩子顶嘴
‧孩子听故事的5大好处
‧绝不能错过孩子的“阅读饥饿期”
‧孩子的头脑沦落为数位机器的奴隶
‧只有大人先快乐,才可能带给孩子快乐
‧乐在『亲子共读』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
‧斤斤计较的家庭走不出胸怀博大的孩子